西柏坡创新教育联系电话
  • 1
  • 2

学习园地
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» 学习园地

重磅合集 | 六集纪录片《雄安红色往事》(视频+解说词)

【本期提示】

雄安,是一片红色的土地,有着悠久的革命斗争历史。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,这里是冀中抗日根据地重要的发源地之一和对敌斗争前沿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当年安新、容城、雄县一带的抗日军民,不畏环境恶劣,坚定必胜信念,在无险可守的平原地区,在苇丛茂密的白洋淀上,创造性地运用游击战、破袭战、地道战、地雷战、麻雀战等,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,书写了可歌可泣的战争传奇,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的抗日战争史留下了光辉一页。

河北雄安新区党工委、河北雄安新区管委会、河北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的6集大型文献纪录片《雄安红色往事》,全面讲述了雄安这片红色热土上真实发生过的革命历史故事。该纪录片打破了常见的史料加见证者的模式,别出心裁地引入了作家视角,以红色经典为脉络,艺术性地展现出雄安今昔之变化,深刻地揭示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、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力量。

第一集:当兵去

请滑动查看视频解说词

“华北明珠”白洋淀,位于河北省冀中地区,是华北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。由这片水域延展开来,包括安新、容城、雄县三县及周边部分区域,就是新时代中国被誉为“千年大计、国家大事”的河北雄安新区。

2017年4月1日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消息公布,不仅迅速吸引了世界的目光,也让这位年近百岁的老人兴奋不已。

【徐光耀 河北省文联原主席  97岁】采访

我非常非常地激动,快乐得不得了。特别是国家大事、千年大计这两句话,让我很激动。这是给雄安新区一个很大的前景,一个说不完的灿烂辉煌的前途。

徐光耀,1925年出生在河北省雄县段岗村,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雄安人。上世纪六十年代,由他创作的《小兵张嘎》风靡全国,影响了几代中国人。

2017年2月23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实地考察雄安新区建设规划时专程前往白洋淀。这是总书记第一次来到白洋淀。他说:“小时候读小兵张嘎的故事,就对这里十分神往。我曾在河北正定工作,但也一直没有机会来。”

消息传来,徐光耀欣然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,题记在2017年4月14日《人民日报》的照片上。“习近平同志来到白洋淀,提到他少年时曾对此地神往。作为雄安新区的景区,千年大计,白洋淀是多么光荣啊!”

在徐光耀看来,“光荣”一词,最能表达他对雄安未来的期望。而在过去,他也曾无数次用“光荣”这个词,记录下关于这片土地上的苦难与辉煌。

1937年7月7日,侵华日军悍然发动了蓄谋已久的“七七事变”。在徐光耀老家西北方向的北京卢沟桥,突然响起了枪炮声。

【徐光耀 河北省文联原主席  97岁】采访

卢沟桥炮声一响,抗日战争是全面展开。卢沟桥离我们家乡约200里左右,大炮一响,惊慌得不得了,老百姓都以为快到了当亡国奴的时候了,都非常忧心,都害怕日本鬼子,也恨日本鬼子。

“七七事变”第二天,经长征到达陕北不久的中共中央通电全国,呼吁“全中国同胞、政府与军队,团结起来,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,抵抗日寇的侵略!”随后,改编为八路军的红军将士们,迅速开赴抗日前线。

正在延安抗大学习的原红十五军团第二二四团参谋长孟庆山,很快也登上了东进的火车。他的目的地,是要回到自己的家乡河北冀中地区。

临出发前,孟庆山在陕北的窑洞里见到了毛泽东,接受了党中央交给他的一项特殊任务。

【孟庆山  河北省军区副司令员 开国少将  时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员  《从延安到冀中》】

毛主席便坐下和我们攀谈起来。他说:“中央派你们到敌后去发动群众,开展游击战争,这就是要你们把学校学的东西拿到实践中去运用……”主席接着说:“要完成这项任务,必须学会搞统一战线,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和力量,一致对日。”毛主席的谈话,使我更加感到肩负责任的重大和光荣。

根据中共北方局和河北省委的指示,孟庆山被任命为中共保属特委军事委员。按照事先约定,他先到河北保定寻找党组织接头,兵荒马乱之中未能成功。

保定失守后不久,他几经辗转、乘船东行,终于在安新县白洋淀一带,见到了中共保属特委的同志。

【吕正操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 开国上将  时任八路军冀中军区司令员  《吕正操回忆录》】

孟庆山同志是在保定失守前到达冀中的。和保属特委其他同志一起,在高阳、安新、任丘、蠡县一带我党群众基础较好的村庄,开办短期训练班,讲解游击战术,培养武装斗争的骨干力量。

当年的白洋淀,不仅芦荡苇塘遍布容易藏身,而且是直通天津、保定的水陆要道,情况危急时方便撤退转移。

早在“五四运动”时期,这里就播撒下了马克思主义的火种。在李大钊的影响下,安新青年辛璞田迅速成长为天津学生运动领袖,1928年壮烈牺牲时,年仅25岁。

中国共产党成立后,基层党组织发展迅速。中共容城县特别支部、北冯特别支部相继成立。雄安新区历史上第一个农村党支部,也诞生在白洋淀南岸的安新县北冯村。

1937年9月初,孟庆山和地方党组织经过再三考虑,把他来到冀中后开办游击训练班的地点,选在了北冯村。

【孟达 孟庆山之子】采访

我父亲晚上到白洋淀这几个村讲课。讲游击战,一共培养了四期二百多个抗日骨干分子。后来就由这些抗日骨干,也算是带了一些火种,在整个冀中就燃起了。

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。从入住北冯村办抗日游击训练班发展武装开始,到1938年初,短短四个月的时间,这支抗日武装,已成为拥有6.7万人,共3个师、12路军兵力的河北游击军。

随后,河北游击军在司令员孟庆山的率领下,以白洋淀为起点不断向外作战,成为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威震冀中的一支抗日劲旅。

1938年将要结束的时候,距白洋淀十公里不到的河北雄省雄县段岗村,13岁少年徐光耀的家中,住进了八路军冀中军区第27大队的战士们。

【徐光耀 河北省文联原主席  97岁】采访

八路军的27大队有一个班住在我们家里头,这个班不光是扫院子,还帮助我们放驴。有一个战士叫王发启,17岁,他也是个27大队的新兵。他又年轻,他对人又非常和气,我们俩也成了朋友了。后来这个27大队从我们村走了,调到别处去了。我送这支部队,一直送了二、三里地,我才哭着回家。

这是徐光耀第一次见到八路军。也就是从这一刻起,让他下定了参加八路打鬼子的决心。

最初父亲不同意,徐光耀哭了七天七夜,在姐姐的帮助下才说服了父亲。第二天,父亲还陪着他前往一公里外的昝岗镇,在八路军的征兵处报了名。

只是徐光耀没有想到,他入伍的这支队伍,是由红军改编、挺近冀中的八路军一二〇师的部队。而且队伍之中,与他年龄相仿的小八路还有很多,有人甚至是瞒着岁数、瞒着家人,偷偷报名参军的。

【徐光耀 河北省文联原主席  97岁】采访

我的那些小战友里头,有的就是调皮捣蛋的,一天天发嘎。我对这些发嘎捣乱的人,倒是非常地喜欢。我喜欢这些调皮捣蛋的人,因为他们心眼活,他们是胆子大,办法多,遇见意外的情况,他们能够出出真正的主意来。而且在战场上,这些人都表现得非常勇敢。

这些勇敢的小战友,后来都成为了徐光耀创作《小兵张嘎》最初的灵感源泉。他所塑造的抗日英雄张嘎的形象,不仅爱憎分明、敢于斗争,而且性格中还有初生牛犊不怕虎,机智又冒失,稚气又有正气的一面。

虽然老家距离距离白洋淀不远,但徐光耀小时候从未到过那里。

【徐光耀 河北省文联原主席  97岁】采访

我要写《小兵张嘎》了,我应该找一个很美好的背景。这时候我就想起白洋淀来了。在河北省来说,白洋淀是华北的明珠。我选白洋淀做我电影和小说的故事,是一个自己很得意的一件事情。而且事实证明,我选的这个背景呢,也恰好受到诸多人的欢迎。

关于小侦查员张嘎的原型,当地流传着许多感人的故事。徐光耀也认为“白洋淀风光好英雄多,到处都有嘎子哥。”

在那个全民抗战的年代,眼看着山河破碎,他们在敌人眼皮子底下进行着顽强斗争,英勇无畏。小兵张嘎不是某个特定的人,而是许多英雄少年的一个缩影。

还是1938年这一年,一位美联社驻北平的特约记者,在河北省冀中地区,见到了另一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——人民自卫军。

作为全面抗战爆发以来第一位到访的西方记者,霍尔多·汉森骑着自行车深入到乡村采访。他用相机和日记体文字,真实记录了这些中国军人的战斗与生活。

【霍尔多·汉森 时为美联社驻北平特约记者  《从北平到延安》】

冀中人民自卫军司令员吕正操在接受我采访时认为,在政治层面上,我们已经打败了日军。因为通过演讲、演剧队、海报、报纸、学校的广泛宣传,激发了人们的抗日热情。

吕正操,原为国民党第五十三军六九一团团长,曾任东北军最高长官张学良的副官。霍尔多·汉森采访他时,并不知道眼前的吕正操,实际上还是一名中共地下党员。

1937年10月14日,“七七事变”爆发三个多月,吕正操在河北晋县小樵镇誓师,毅然宣布脱离南逃的国民党军队,将队伍改称“人民自卫军”,举起北上抗日的大旗。

随后在白洋淀一带,人民自卫军与孟庆山率领的河北游击武装会合。

【霍尔多·汉森  时为美联社驻北平特约记者  《从北平到延安》】

为了减少进攻时的伤亡,几千名士兵松散地俯卧在开阔地上,单人依次前进、众人俯卧待进。

为了不让日军占领有城墙的城镇作为据点,造成易守难攻的情况,游击队拆除了冀中大部分的城墙。

起初,汉森一直很纳闷,中国军队是怎样凭借简陋的武器而成为有战斗力的军队的?但随着采访的深入,他发现“这些中国军人了解了为什么而战,有了要为之奋斗的理想,才会不畏艰险奋力拼搏”。

后来,霍尔多·汉森还先后前往共产党领导的晋察冀根据地和陕甘宁边区采访。他把在根据地的见闻整理成书公开发表,题目是:《高尚的努力》。

1938 年5月3日,为了加强对冀中地区抗日武装的领导,八路军总部发布命令:将孟庆山领导的河北游击军,和吕正操领导的人民自卫军,统一合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。同时成立冀中军区,任命吕正操为纵队和军区司令员,孟庆山为副司令员。

为了占据战场上的主动,他们把位于平、津、 保三角地带,作为开辟敌后根据地的一个重点。

【吕彤羽 吕正操之子  冀中抗战研究会会长】采访

这个抗战的时候,日本鬼子冈村宁次司令部在北平,然后保定就是西可以到山区,东可以到白洋淀,所以京津保就是敌人的心脏地区,咱们在那儿发展,就是在尖刀插到敌人的心脏地区。

1938年11月,驻守在平、津、保的日军,发动了对冀中根据地第一次大规模“围剿”。进攻的首要目标,就指向了大清河北及白洋淀周边地带,企图扑灭这里的抗日烈火。

然而,敌人的这次围攻很快便宣告失败。仅仅26天,冀中八路军英勇作战29次,毙伤日伪军600余人。紧接着,又进行了四次反围攻作战,与敌人进行战斗150多次。

战火硝烟中,年仅15岁、刚参军不到一年的小战士齐金炳,表现得异常勇敢。

【齐金炳 原南京军区炮兵顾问  时任八路军冀中军区29团战士  99岁】采访

那会儿打日本鬼子,日本鬼子的碉堡,我们架梯子上房。不知道害怕,就知道勇敢,往前就跑!哎哟,这个小孩不怕死。我说不怕,勇敢!

1941年4月将要结束的时候,因作战勇敢被提拔为连指导员、不满18岁的齐金炳,接到了一个艰巨的作战任务。

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要带领工作组来分区检查工作,齐金炳所在的29团要跟随吕正操行动,并负责他的警卫工作。

【吕正操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 开国上将  时任八路军冀中军区司令员  《吕正操回忆录》】

先到安新、容城一带,碰上敌人天天“拉网扫荡”。我们继续行军到了安新县的三台,当时十分区的29团驻扎在那里。九点左右敌人向我们发动进攻。因为我们除警卫部队外,还有一个主力团,完全有把握打退敌人来犯之敌。

第二天,日军还在不断增兵,吕正操被迫在容城附近转战,最后到达白洋淀边的安新县郭里口村,和分区、地委的同志们会合。

【吕正操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 开国上将  时任八路军冀中军区司令员  《吕正操回忆录》】

村庄四周都是芦苇,很隐蔽,在这里停了两天,连夜开会汇报研究工作,之后就分头转移了。我们带着回民支队和剧团坐雁翎队的船,夜行穿过白洋淀,拂晓时到达白洋淀南边的北冯村。

到达“红色堡垒”北冯村,吕正操紧绷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,安心在村中休息了一整天,直到夜幕降临才趁机继续突围。

刚一离开,吕正操便又遭遇了敌人的追击,一天之内竟然经历了五场恶战。当他们转移到河北省蠡县桑园镇时,被尾随而来的日伪军团团包围,齐金炳和战友们再次投入战斗。

【齐金炳 原南京军区炮兵顾问  时任八路军冀中军区29团一连指导员  99岁】采访

在那时候我负伤,轻伤,当时是流血。战士们说,指导员你下去,负伤。我说,我不要紧,不疼,我就坚持。头一次我第一次负伤,手榴弹打的,不知道害怕。

激战中,与齐金炳并肩作战的二连指导员杨兆卿,和吕正操的五名警卫员壮烈牺牲。后来为了纪念他们,吕正操曾以《桑园突围》为题,写下一首长诗完整记录了这场战斗发生的一切。诗的最后,他用“倭寇纵有黔驴技,人民眼底一蜉蝣”的诗句,表达了抗战必胜的决心。

在残酷的对敌斗争中,吕正操还收获了自己的爱情。1942年元旦,他与冀中区妇救会干部刘沙结为伴侣。巧合的是,刘沙的老家,就是吕正操在桑园突围前隐蔽了一天的安新白洋淀北冯村。

2022年2月,摄制组一行在河北省会石家庄的一所医院里看望了徐光耀。这位从抗战烽火中走来的老人,即将走过一个世纪的人生。他所创作的《小兵张嘎》,也悄然陪伴了人们一个甲子。

这张照片,是徐光耀1943年拍摄的。此时一身戎装的他,身上又多了一件武器:插在上衣口袋里的钢笔。从1943年学写战地通讯开始,到日本投降时能发表三四千字文章的徐光耀,已经成为了一名随军记者和军报编辑。

徐光耀的一生,亲历了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、抗美援朝战争,参加过数以百计的战斗。但他的笔,始终没有离开过年少当兵时的那个烽火年代。在他看来,“抗战情节是决定我一生命运的情结。我所写的东西,不是靠采访、访问来完成的,而是我亲身经历的时代。”

第二集:硬骨头

请滑动查看视频解说词

2022年2月,春节过后不久,雄安新区迎来了一场瑞雪。雄县的板家窝村也被大雪所覆盖。

相传明朝永乐年间,这里的赵王河畔,曾有孙、杨、左三户人家打渔为生,并在岸边用木板搭房,因而村子得名“板搭窝”,后演化为今天的“板家窝”。

1939年2月3日,也是一个大雪飘飞的日子。随着一支仅有300多人的抗日队伍的到来,这个华北平原上不起眼的小村庄,由此翻开了雄安抗日战争史册上的重要一页。

【余秋里 国务院原副总理 开国中将 时任八路军120师独立第三支队政委  《余秋里回忆录》】

我们到达时,群众已经熟睡……为了不惊扰群众,各连队以班、排为单位,露宿街头巷尾,在能避风雪的柴草垛下合衣轮流休息……

1938年10月,日军侵占广州、武汉后,开始对国民党军队采取“以政治诱降为主,以军事进攻为辅”的对策,开始调集主力疯狂进攻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敌后根据地。为此,毛泽东提出“巩固华北,发展华中”的战略方针,并明确华北地区要“准备在新阶段中战胜敌之残酷进攻,坚持根据地”。

随后,中央军委决定以115师主力挺进山东,以129师主力一部挺进冀南、冀鲁豫地区,以120师主力挺进冀中。

1939年1月28日,24岁的八路军第120师干部大队政委余秋里,在行军途中接到了贺龙师长亲自布置的任务,要他带领716团3个连和部分干部,组建独立第三支队并担任政委,和副司令员常德善一起,到大清河北雄县、固安、霸县地区开辟工作。

【余浩 余秋里之子】采访:

贺总找我父亲谈话,说你们的具体任务,就是要进驻到大清河以北。就是它是一个三角地带,那么这一个地带,它是可以牵制天津、北平、保定这一线的日军力量。那么这一个钉子如果扎进去了,那么就很有可能对整个冀中根据地的建立,以及开展敌后游击作战,有着很重要的支撑作用。

兵贵神速。接到任务的第二天,余秋里就带领部队向大清河北岸开进,并且很快到达雄县的板家窝。

【余秋里 国务院原副总理 开国中将 时任八路军120师独立第三支队政委  《余秋里回忆录》】

清晨,有些群众打开房门,看到村中有不少八路军。“八路军来了”的消息立刻传遍了全村。群众一齐涌到了街上,拉着指战员的手,让大家到屋子里去休息。还有的拿着刚煮好的鸡蛋,往战士的手里塞。见此情景,有的战士激动得热泪盈眶。战士们有的帮老乡挑水,有的扫院子。宣传队的同志则在墙上写标语。

而就在此时,驻扎在平津保一带的日军,启动了所谓“南号作战计划”,即将对冀中根据地开始第四次围攻。贺龙师长指示三支队:要在大清河北霸县、雄县一带待机歼敌。

1939年2月4日清晨,刚刚在板家窝露宿一夜的余秋里,便得到情报,300余名驻守在白沟和高碑店的日军,将乘7辆汽车开始“扫荡”,板家窝是他们的必经之地。

经过大家分析讨论,余秋里和副司令员常德善决定:利用村口的小石桥打一场伏击战。虽然这场战斗突如其来,但早在进驻板家窝前,余秋里他们就已经做好了准备。

【余秋里 国务院原副总理 开国中将 时任八路军120师独立第三支队政委  《余秋里回忆录》】

部队进抵文安县时,我主持召开了一次全支队排以上干部会议。会上,我向大家传达了贺师长的指示,我们要进驻大清河北,而且要站住脚,建立根据地。敌人必然会拼死反抗,我们怎么办?很简单,三个字:打胜仗。不打则以,打则必胜。

面对气焰嚣张、装备精良的敌人疯狂地进攻,地方同志出于对八路军的担心,希望余秋里和三支队暂时躲避一下。

【余浩 余秋里之子】采访:

说你们这初来乍到,情况也不熟悉,时间这么紧迫,还是避一下吧。劝我父亲他们找个地方要隐蔽一下。

我父亲他们就笑了,告诉常德善说,我们来了就是跟他们干的,怎么能往回走呢?怎么能躲一下呢?对吧!这是三支队到冀中之后,在大清河以北要打的第一仗,我不打出个彩来,我怎么在这儿站得住脚?我怎么向党组织交代?我怎么向人民群众去交代?

战前准备刚刚就绪,前来“扫荡”的敌人,就已经和外围部队接上了火。

激烈的战斗,从清晨持续到下午。敌人先后发起4次猛烈冲锋,均被击退。

黄昏时分,敌人发起第5次冲锋。余秋里指挥战士们沉着应战,同时命令部分战士迂回敌后包抄,主动出击向敌人发起总攻。

【余秋里 国务院原副总理  开国中将  时任八路军120师独立第三支队政委  《余秋里回忆录》】

刹那间,杀声震天,一连、八连和游击大队,从不同方向朝敌人扑过去。这时,不少群众赶来支援,有的举着铁锹、锄头、棍棒向敌人冲去……日寇抵挡不住我军的奋勇冲击,步步后退,然后爬上汽车,狼狈逃窜了。

板家窝首战告捷,振奋了当地民众坚持抗日的信心。战斗结束不久,雄县一带掀起了参军热潮,积极响应抗战的农家子弟,纷纷要求加入独立第三支队。挺进冀中还不到一个月时间,304人的三支队就扩大了一倍多,发展到750多人。

1939年3月,由14名红军老战士为骨干和新扩编的部队组成的第二营第六连,其中就有从雄县板家窝报名参军的32名青年。只是此时没人会想到,这个在抗日烽火中诞生的“新六连”,日后会成为一支威震天下的共和国劲旅,会成为雄安人的骄傲。

春天的白洋淀,碧波如镜。

战斗间歇时,这里虽然暂时没有了敌人的威胁,由于受到长期封锁,缺少食盐,平日美味的鱼虾,都变得难以下咽。

八路军120师到达冀中时,加拿大共产党员诺尔曼·白求恩,带领一支东征医疗队也来到了这里。当时入伍还不到一年的辛育龄,被派到医疗队担任白求恩的助手和药剂员。

【辛育龄 中日友好医院首任院长 “七一勋章”获得者  时任八路军白求恩东征医疗队药剂员 《回忆白求恩》】

有人出主意,把鱼煮烂做粥喝,并且把辣椒放进可以去腥味。可白求恩不能吃辣椒,他一见到鱼就摇头。

辛育龄清楚得记得,当时大家都担心白求恩的身体,于是给白求恩的鱼里偷偷放了一点儿盐。

【辛育龄 中日友好医院首任院长 “七一勋章”获得者  时任八路军白求恩东征医疗队药剂员 《回忆白求恩》】

白求恩虽然能吃鱼了,却很快就发现了问题。他尝了一下别人的鱼后,便问:“你说有盐了,怎么你们吃的鱼却没有盐味?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”后来有人承认是偷偷给他放的时,他把那人痛骂一顿:“这精盐是当药用的,你这样胡来,我不仅要骂你,而且要开除你!”后来经过别人多方解释,表示下不为例,白求恩才作罢。

1939年3月3日,49岁的白求恩在冀中战地度过了自己最后一个生日。6月,回到了平汉路西。他在东征医疗队的工作总结中写到:四个月作战地手术三百一十五次,行程一千五百零四里,建立手术室和包扎所十三处。

后来,他用打字机致信给海外友人,这样谈及自己在冀中的感受:老百姓家家是病房,人人冒死救助伤员,中国人创造了奇迹。

1939年5月下旬,120师第3支队的“新六连”成立不久,余秋里迎来了他的老搭档贺炳炎。

早在1935年湘鄂川黔苏区时,贺炳炎、余秋里分别任红十八团团长、政委,就曾并肩战斗。

长征前夕俩人分手,抗日战争中两人再次重逢。只是,如今两人都有一只袖管是空的。他们,是当时八路军队伍中少有的两位独臂将领。

【余秋里 国务院原副总理 开国中将 时任八路军120师独立第三支队政委  《余秋里回忆录》】

这次见面,我的右手和他的左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。从这时起,根据地的群众和日军,都把三支队称作“一把手”的队伍。甚至贺师长也学着群众的口气,把三支队叫做“一把手”的队伍。

他在离开冀中前夕的一次谈话中说:“贺炳炎和余秋里两人都是一只胳膊,刚到冀中时没有几个人,可是他们东一搞,西一搞,就搞出了一支队伍。这个队伍打得很硬嘛!敌人一听见“一把手”的部队,离老远就吓得溜掉了。”

就在这两位“一把手”这次见面后不久,新组建的六连第一次作战,便遇到了一场恶仗:他们刚刚跳出日军的包围圈,准备东渡子牙河时,战斗人员不过八十余人的六连,就与三百多装备精良的日军突然遭遇!

狭路相逢,六连连长陈砚庭、指导员张会田没有选择避开强敌,而是决定要“硬碰硬”。在他们的带领下,六连进入马家营一带,利用残垣断壁、沟坎屋顶,从早上到黄昏,顽强阻挡住了日军的五次进攻,毙伤日军六十多人,但指导员张会田和十几名战士也光荣牺牲。

夜幕降临,胆怯的日军开始后撤。英勇的六连并没有结束这场战斗,端着刺刀的连长陈砚庭和七十多名战士,趁着朦胧月色,冲向敌人。中国军人,以八十人向四倍之敌主动发起攻击,七十人追歼两百多日军,自抗战开始以来,这还是第一次。

【余秋里 国务院原副总理 开国中将 时任八路军120师独立第三支队政委  《余秋里回忆录》】

马家营战斗以后,我来到七团……我高度赞扬了六连不畏强敌、不怕牺牲、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,并号召三支队广大指战员向六连学习。就是这个六连,在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的连天烽火中,越战越强,以后成了威震敌胆、闻名军内外的“硬骨头六连”。

此后,六连以敢打硬仗恶仗而闻名疆场,跟随120师英勇转战,参加战役战斗161次。

新中国成立后,六连在战争年代铸就的“硬骨头精神”,依然被发扬光大,分别被国防部、中央军委授予“硬骨头六连”和“英雄硬六连”荣誉称号,成为全军唯一两次被授予荣誉称号的英雄连队。

2020年9月23日,81年后,“硬骨头六连”官兵的代表回到了他们连队诞生的地方。如今,在这片承载梦想的土地上,他们的前辈、战友在战争年代锻造出来的“硬骨头”精神,正化作新时代的发展动力,不断传承不断延续着。

2018年12月1日,雄安新区第一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——雄安站,正式开工建设。

这个总建筑面积47.52万平方米的高铁站,有66个标准足球场大小。它的开工,也意味着雄县梁神堂、关李马浒村、佐各庄村、张神堂、王马浒、张马浒6个村庄将整体拆迁。

然而,建设者们没有忘记那些为了今天的和平而长眠地下的英烈们。在雄安站修建过程中,他们同时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,就是将梁神堂、佐各庄烈士墓的数百名烈士的骨灰,迁移至雄县烈士陵园,重新安放。

时间回到1939年12月26日,冀中军区第十军分区参谋长肖新槐突然接到命令:冀中军区一行四十余人组成的工作团,携带一批经费和药品,要到十分区检查工作,要27团立即前往神堂村一带迎接,保证他们的安全。

【肖娜娜 肖新槐女儿】采访

因为当时正在日寇“大扫荡”的时期,每天都有大量的飞机、坦克就来回地这么穿梭。后来我爸就觉得这个时间紧、任务重,必须要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。后来他就马上就命令,27团是他们十分区的主力团,派一个侦查连去找他们这些检查团。

神堂村,当年是雄县的一个大村庄,包括梁神堂和附近的张神堂、刘神堂三个村子。连夜赶到神堂村的27团,直到27日凌晨,才与军区工作团的同志会合。

【韩双亭 军事科学院原副政委  时任八路军冀中军区第27团参谋长  《回忆神堂歼灭战》】

此时,部队经过大半夜的急行军也已经很疲劳了。于是,决定在神堂村住下,等第二天夜里视情况再转移。命令第三营防守村西面和村北面,二营两个连防守村东面和村南面。并要求各连队立即修筑工事,沿村子的周围挖堑壕、筑掩体。

天光大亮。尾随而来的日军,抢占了27团驻地附近的四个村庄,将神堂村团团包围,27团在白天已无法撤离。继板家窝战斗之后,又一场“硬碰硬”的恶战再次爆发。

战斗首先在佐各庄打响。三千多名日伪军,在二十余门大炮和坦克装甲车、飞机的掩护下,从东、西、北三面向神堂村发起了进攻。

【韩双亭 军事科学院原副政委  时任八路军冀中军区第27团参谋长   《回忆神堂歼灭战》】

敌人在强大炮火配合下,两次攻进了村子,我团预备队和军区工作团的同志们全部参加了战斗。在村西坚持战斗的三营一个连队被敌人压制在一条堑壕里,伤亡惨重。在这危急时刻,三营医生刁振川大喊一声:“为牺牲的战友报仇,同志们冲啊!"战士们一拥而上,冲出了堑壕,扑向敌人……

【肖娜娜 肖新槐女儿】采访

因为飞机杀伤力非常大,他们就把机枪就一个一个的,就这样地堆起来,集中火力的扫射。就打下来一个日本飞机,当时飞行员当场就死亡了。

神堂战斗总共持续了十二小时。打退敌人轮番进攻的27团,最终在夜色掩护下趁机突围,安全转移。时隔多年,时任八路军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,依然对这次战斗的战果如数家珍。

【吕正操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 开国上将 时任八路军冀中军区原司令员  《吕正操回忆录》】

我们以一个团的兵力,与兵力三千有余,炮二十多门,战车二十余辆,飞机六架之敌,激战十二小时,终于把他击退了,敌死伤四百五十多名……我们死伤二百五十多名。

这一次战斗,用正规战的方式,在装备上以少胜多,在冀中来说还是一件创举。

今天,湖南郴州湘南起义纪念馆内陈列的这把手枪,就是开国中将肖新槐当年在神堂阻击战场上缴获的战利品。

为了纪念这场血战的胜利,肖新槐特意别着这把手枪,拍摄了一张照片。他身上穿着的日军飞行员制服,也来自于这场载入史册的战斗。

而在他的身后,则是今天这座建筑矗立的地方。

2020年12月27日,从空中俯瞰、形似荷叶上一滴露珠的雄安站正式投入使用。巧合的是,“露珠绽放”的时刻,与神堂战斗打响的那天,都是12月27日。

雪落无声,岁月有痕。一件烽烟往事、一个特殊瞬间,就这样联系到一起,成为镌刻在这片土地上的永久记忆。

第三集:雁翎队

请滑动查看视频解说词

1939年12月20日,太行山脚下河北省阜平县东湾村,晋察冀通讯社编辑孙犁,把自己对白洋淀的记忆诉之笔端,完成了一首长篇叙事诗的写作。诗歌的名字,叫做《白洋淀之曲》。

虽然此时孙犁已经离开冀中抗日根据地将近两年时间,但白洋淀却始终让他难以忘怀。

诗中的女主人公叫菱姑,自幼生长在白洋淀的端村,十六岁时认识了水生。两人结婚后,水生踊跃参加村里成立的抗日游击小组,并在一次斗争中英勇牺牲。菱姑接过水生的枪,上阵杀敌……

【孙犁《白洋淀之曲》】

一股热血冲上她的脸/热情烧蓝她的瞳孔/水生的力量变成了她的力量/扳动枪机就握住了活的水生……/枪一响/她的眼睛就又恢复了光亮……

孙犁第一次到白洋淀,是在1936年夏天。那一年他23岁,在淀边安新县同口镇的一所小学里,担任五、六年级的国文老师。由于被水乡风貌和渔家的劳动、生活所吸引,当时还是一个文学青年的孙犁,心中顿然萌生出创作的想法。

然而,当1937年暑假到来时,孙犁从事了仅一年的教书工作,就因为北平卢沟桥响起的枪炮声而被迫中止。很快,孙犁离开了安新同口,奔赴新的抗日战场。但白洋淀却由此走进他的记忆,并且改变了他的人生。

1938年11月,同样爱好写作的梁斌,也第一次来到白洋淀。不过,作为八路军冀中军区新世纪剧社的编剧和社长,此时梁斌已无暇顾及这里的美景。

刚一到安新,他和剧社的同志们还没来得及演出,便得到消息:白洋淀的水上游击队,正在中共冀中四地委书记罗玉川的指挥下,与进犯日军展开着一场殊死战斗。

【梁斌 中国著名作家  时任八路军冀中军区新世纪剧社社长  《两走白洋淀》】

罗玉川同志很忙,正拿着听筒打电话,在电话中知道,日本军队在发动进攻了。“什么?敌人的汽艇上来了?把堤旁的大树放倒在河里!”“打上几排大桩,不叫鬼子的汽艇进白洋淀……”

这场战斗,进行得异常激烈。

【梁斌 中国著名作家  时任八路军冀中军区新世纪剧社社长  《两走白洋淀》】

罗玉川同志又拿起听筒说:怎么?把打鸭子的“大抬杆”组织起来……五只渔船一组,藏在苇塘里……大量用铁砂,阻止敌人进白洋淀。”今天回忆起来,这就是“雁翎队”的开始吧!

这一年,一首新创作的抗战歌曲正在白洋淀传唱。“远望着,碧水茫茫,柳堤村舍,苍翠的苇塘,渔船在苇波里荡漾。月光下,一丛一簇灯火,抗战歌声高唱,幸福的家乡,敌人来烧抢,只有抗战胜利才能得安康。”

此时,由于日军对白洋淀水陆各乡频繁“扫荡”,同时还以“献铜、献铁”为名,强迫淀区猎户交出猎枪大抬杆等武器,歌词的作者、中共安新县委书记侯卓夫,一上任便着手组建抗日武装,在安新各区普遍建立起抗日游击小队,其中就有著名的雁翎队。

【齐岩 原北京市人事局原党组书记 局长  时任八路军冀中九分区妇救会干部  《夕下拾零》】

在大张庄、郭里口一带,有不少用大型火枪“大抬杆”打雁、打野鸭子为生的猎人,对日寇的烧杀掠夺极为愤恨。卓夫便到大张庄召集猎户开会,动员他们拿起“大抬杆”参军参战,反抗日寇侵略。会后,有二三十人带着火枪参军,成立了水上游击队。因为他们在打野禽时为了防止浪花打湿枪膛的火药,在信口点火处插上一根腰翎,所以这支用“大抬杆”进行战斗的水上游击队,就被卓夫命名为雁翎队了。

新中国经典电影《新儿女英雄传》,讲述的就是白洋淀人民在共产党号召下,组织起雁翎队开展机动灵活的游击战,以弱胜强、英勇抗日的传奇故事。

影片在白洋淀拍摄时,抗日战争才结束5年多时间,导演史东山严格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,真实还原了当年白洋淀军民坚持斗争、打击敌人的战争过程。以至于今天的人们在讲述雁翎队的历史时,很多时候都会重温这些镜头。

【穆青《雁翎队》】

“鱼儿,游开吧,我们的船要去作战了。雁呵,飞去吧,我们的枪要去射杀敌人了。”打雁人拿出了他们美丽的雁翎,把它作为一个共同行动的标志,插在第一个船头上,从此,雁翎队光辉的名字诞生了。在这纵横百余里的广阔的湖面上,随着这个名字出现的,是无数只插着雁翎,载着武装,使敌人惊慌失措的‘硬排子’和一个个用白巾裹头的战士。

1943年8月,曾经跟随八路军120师到冀中抗日的记者穆青,充满激情写下了这篇报道,发表在延安《解放日报》上。文章的题目就是《雁翎队》。

在穆青笔下,雁翎队“在白洋淀的每一个港汊间,为敌人撒下了缜密的埋伏网,猎枪从每一片芦苇的背后瞄准了敌人的汽艇、包运船和粮队”。

他们发动乡亲们,用下沉大树的方法,封锁了白洋淀中的每一条水道;把漂浮在水面的“葫芦水雷”,埋伏在每一条航路的水藻下,“人不知鬼不觉的爆炸了无数只往来于天津保定间横行无忌的敌船。”

【郑少臣 曾任雁翎队队长  《碧波烽火》】

为了不让敌人发现,我们整天都要藏在白洋淀的芦苇地里。当时的条件特别艰苦,战士们经常挨饿,用的武器很落后,大部分是“汉阳造”“石门造”这些老式步枪,有不少就是土火枪。就是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,我们也打了几十场胜仗。

2015年,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,就有一位耄耋老英雄来自于河北省安新县。他叫卢常禄,是白洋淀最后的雁翎队老兵。

1943年,年仅17岁的卢常禄参加了雁翎队,成为当时队伍里年龄最小的队员。一年前,战争的残酷与牺牲,曾让他承受了巨大痛苦。

1942年9月,雁翎队最初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侯卓夫,在白洋淀淀北的向村遭到日伪军包围。一番激战过后,只剩下最后一颗子弹时,他举枪对准自己扣动了扳机。这一年,侯卓夫年仅28岁。

还是这一年,卢常禄的哥哥、最早响应侯卓夫的号召加入雁翎队的卢小禄,在伏击日伪军的一次战斗中不幸牺牲。

【雁翎队老战士 卢常禄 96岁】采访

我父亲说,你也不小了,17岁了,你替大哥报仇去啊,打日本鬼子去,你敢不敢去啊?我说我怎么不敢去啊?他说去不行你就参加雁翎队得了吧。

1943年9月14日,农历中秋节,卢常禄入伍后参加的第一场战斗即将打响。这一天,装扮成渔民的卢常禄和雁翎队员一起,或划着小船,或驾着鹰排,从不同方向悄悄进入了设伏地点。

【雁翎队老战士 卢常禄 96岁】采访

船多,它走得慢。看好到伏击圈,一看上面他有瞭望哨。他这个瞭望哨干什么呢,搭个梯子上面是个筐,上去有人站岗,他看这个芦苇荡里是不是有埋伏。队长一见,好有瞭望哨,他使用这个枪,一枪把瞭望哨给打到水里去了。

随后,埋伏在苇塘里、荷叶下的战士,也一起向敌船开火,仅半个小时时间,就消灭日伪军一百多人,缴获两挺机枪、八十多条步枪。

这次战斗,又让雁翎队多了“荷叶军”的称号,也成为卢常禄一生的记忆。

1945年5月15日,延安《解放日报》副刊发表了一篇不到四千字的短篇小说《荷花淀》。它的作者,是六年前写下长篇叙事诗《白洋淀之曲》的孙犁。

此时,孙犁已由河北阜平来到延安工作。两位来自白洋淀的老乡,曾向他讲起雁翎队的传奇故事。孙犁闻之异常兴奋,于是在延安的窑洞里开始挥笔疾书……

【孙犁《荷花淀》】

月亮升起来,院子里凉爽得很,干净得很,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,正好编席。女人坐在小院当中,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。苇眉子又薄又细,在她怀里跳跃着。

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?不知道。每年出多少苇子?不知道。只晓得,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,全淀的芦苇收割,垛起垛来,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,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。

《荷花淀》中的故事,依然发生在白洋淀,人物依然叫水生,依然有夫妻情深和女人学习打枪的情节。但《荷花淀》和孙犁之前创作的《白洋淀之曲》相比,语言、立意、风格已迥然相异。

这一次,孙犁在字里行间采用了家常和平静的语调,采用最普通的汉字和语词,在简洁、凝练的叙事中,透露出生活日常的安宁和清澈洁净的诗意。

但这份安宁和诗意,因为“丈夫回来晚了”而打破。

【孙犁《荷花淀》】

水生笑了一下。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。

“怎么了,你?”

水生小声说:“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。”

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,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,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。

水生说:“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。假若敌人再在同口安上据点,那和端村就成了一条线,淀里的斗争形势就变了。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。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。”

女人低着头说:“你总是很积极的。”

小说《荷花淀》中的每一个字、每一句话都很平常,但传达出来的情感真挚而深切。在孙犁的笔下,那个时代琐碎而微小的日常,却呈现出了残酷战争中的纯真与美好,具有一种撼人心魄、洗涤心灵的感人力量。

《荷花淀》发表后,影响巨大。它不仅成为孙犁的代表作,使白洋淀走进了中国抗战史和文学史,其明亮欢快、清新诗意的表达,还风及后来中国的文坛,诞生了一个以“荷花淀”为名的文学流派——“荷花淀派”。

完成《荷花淀》那年,孙犁32岁。他后来在谈到《荷花淀》的创作时,满怀深情地说:“我写出了自己的感情,就是写出了所有离家抗日战士的感情,所有送走自己儿子、丈夫的人们的感情。我表现的感情是发自内心的,每个和我生活经历相同的人,就会受到感动。”

这是1945年春天,《晋察冀画报》社副主任石少华,第六次进入白洋淀拍摄的一组照片。照片中,雁翎队员全副武装,正在全体出动,即将开赴新的前线。

此时,白洋淀周围的据点、岗楼已完全拔掉,八路军战士的活动范围更加扩大。

【石少华 原国务院文化组秘书长  新华社原副社长  时任晋察冀边区《晋察冀画报》社副主任 《六进白洋淀》】

进入白洋淀,到处都洋溢着一片欢乐和祥和的气氛。我们乘着小舟前行,不时遇到一些熟人。一位老大爷叫着:老石,你来了。我认出他是老乡张大爷。他请我上他的渔船,兴奋地告诉我:日本鬼子被赶出白洋淀了,渔家的生活又红火起来了……。雁翎队同周围的县大队、区小队,组成为一个正规团。我的小儿子也自愿去了,我和老伴都支持他去。

石少华第一次“进”白洋淀,是在1942秋天。

当时,他奉命寻找在冀中“五一大扫荡”中失散的火线剧社队员,曾到白洋淀大王庄村宿营。乘船入淀时,石少华与雁翎队员不期而遇。他举起相机,拍下了这支传奇队伍的第一张照片。

第二年,石少华从晋察冀军区作战简报上,又看到了雁翎队在白洋淀英勇打击日寇的消息。采访他们的愿望猛烈燃烧起来。于是,石少华再进白洋淀,同雁翎队一起同吃同住同战斗整整一个半月,用照相机记录下了他们点点滴滴。

【石少华 原国务院文化组秘书长  新华社原副社长  时任晋察冀边区《晋察冀画报》社副主任  《六进白洋淀》】

我坐在船头上,看见远处水面上露出十多根芦苇杆,迅速地向我们这边漂来。站在我旁边的一位战士说:这是雁翎队员在练习集体潜泳,这本领对袭击敌人的水运船,或从水上接近敌人岗楼,都是必需的。说着他随手把靠近船边的一支芦苇杆向上一拔,一位黝黑而健壮的青年战士即刻钻出水面,原来这支芦苇管是他们潜泳时作呼吸用的。接着,后面又漂来了一片片荷叶,仔细一看,原来每片荷叶下面都藏着一个战士。他们把枪托出水面,全身泡在水下,从容自如地游动,宛如一群蛟龙。

此后两年多时间,石少华先后“六进白洋淀”,跟随雁翎队员南征北战,拔炮楼、烧粮点,伏击日军的包运船,为他们留下了一个个珍贵的历史瞬间。

【石少华 原国务院文化组秘书长  新华社原副社长  时任晋察冀边区《晋察冀画报》社副主任  《六进白洋淀》】

阳光照耀着练兵场,照耀着他们神情专注、苦练杀敌本领的雄姿,显得那么英武。我急忙趋前,拍摄了他们练兵的镜头。有些雁翎队员认出我来,但军纪严明,大家只能用眼神相互招呼,当然内心是愉快的。这些普通的渔民,成长为勇敢的抗日游击队的战士,如今又进入八路军的正规部队。他们走过的道路,不就是人民战争发展史的生动的缩影吗?

从1939年正式成立,到1945年抗战胜利,雁翎队由最初的二十多人发展到一百二十多人。他们同日伪军进行过大小战斗七十多次,歼灭和俘虏日伪军近千人。其中,有16次战斗是一弹未发而制胜。

今天,他们使用过的排子船和大抬杆,被永久陈列在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,成为雄安烽火岁月的无声见证。

1947年早春,与石少华“六进白洋淀”相隔不到两年,孙犁回到了阔别十年的安新县同口镇,回到了魂牵梦绕的白洋淀。

【孙犁 中国著名文学家  中国作协原名誉副主席  《采蒲台的苇》】

我来得早,淀里的凌还没有完全融化。苇子的根还埋在冰冷的泥里,看不见大苇形成的海。我走在淀边上,想象假如是五月,那会是苇的世界……

孙犁在同口镇端村写下这段文字时,依然延续了《荷花淀》简约清新的文风。他用白描的手法,为料峭春寒中的这片北方水乡,赋予了浓郁的诗意和乡土气息。

十年前的那个夏天,因为战争爆发,孙犁没能在同口镇继续教书。随后因战事和工作等原因,他与白洋淀也多次失之交臂。但是,这里的荷塘苇荡、抗日军民的火热生活,始终是他创作的源泉。

十年之后终于重返白洋淀,孙犁再次被激发出创作的欲望。他在这里挥笔写就了多篇作品,平淡的语句下,滚烫的情感依旧。在《采蒲台的苇》中,他这样写道:“远处的炮声还不断传来,人民的创伤并没有完全平复。关于苇塘,就不只是一种风景,它充满火药的气息和无数英雄的血液记忆……”

第四集:反“扫荡”

请滑动查看视频解说词

1942年暮春时节,正在华北联大文学系学习的杨沫,出席了晋察冀边区文协第一次代表大会。

在河北唐县的张家庄,她与会议代表们拍摄完这张合影后,便匆匆穿过封锁线,从山区赶回冀中十分区政治部。

面对敌人疯狂的“扫荡”,每个人都做了最坏打算,可是杨沫仍然不愿相信,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身边会那么多战友倒在了血泊之中。

【杨沫 中国当代女作家 时任中共冀中十分区地委政治部干部  《杨沫口述》】

当时我工作的地方是冀中十分区,包括白洋淀这一片。这里敌我阵营犬牙交错,短兵相接,相互渗透,工作十分危险,干部的伤亡率非常高。十分区所辖的几任县长、县委书记都是一个一个或牺牲,或被俘,又另外一个一个上任。

很多同志,几天前还聊天交谈,几天后却英勇牺牲,身边每一个人倒下,都似利刃刺痛着杨沫的神经。

杨沫强忍悲痛,她在自己的小包里,放进了一颗手榴弹,随时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……

流经北京、河北两省市的拒马河,是雄安新区的母亲河之一。雪落无痕,岁月不居。有些事情却不会随波而去,而是注定要留在大河的两岸。

【马辉之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原常委 时任中共冀热察区党委书记  《北后台突围战》】

壕沟内外躺着400多具烈士遗体。他们一个个都是在日军的疯狂攻击下英勇战斗,流尽最后一滴血的。有一个牺牲战士手指上,还套着手榴弹的拉环。看来还没有来得及把最后一颗手榴弹投出去,就饮弹阵亡了。

在马辉之的记忆里,1940年12月22日,发生在雄安新区容城县北后台村的这场战斗,可以用“十分惨烈”来形容。

这一天,结束休整的八路军冀中军区十分区32团,从平西根据地返回冀中。行进至北后台村时,遇到了埋伏在拒马河南岸数倍于己的日军。

经过一天一夜激烈鏖战,只有马辉之率少数人员冲出重围。32团参谋长朱湘海、一营长贺正宝、区党委交通大队长郝立本等,一个个熟悉的战友,则倒在了战场上。

【马辉之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原常委 时任中共冀热察区党委书记  《北后台突围战》】

我们的好战友郝立本同志,他生前练就了一手好枪法,凭着出色的战斗本领,一次次通过敌人的封锁线,圆满地完成任务。今天,他静静地匍匐在祖国的雪原上,好像伏在母亲的怀抱中。

我们轻轻搬动英雄的遗体,发现他那支为人民立下过战功的驳壳枪,掩埋在烈士胸前被鲜血染红的泥土中。原来,我们的英雄在生命的最后关头,竟忍受着巨大的伤痛,掩藏了被他看作和生命一样宝贵的武器!

北后台战斗,有497名八路军战士壮烈牺牲。如今,他们安睡在雄安新区片静静的墓园里。12排墓碑,每排8座,不分官阶高低,整齐排列。其中,和普通战士一样参加战斗,直至牺牲的女报务员方群,当时只有18岁。

为了纪念这些英勇牺牲的烈士,人们在这座纪念塔的塔顶特意矗立了一组塑像。他们目光向前,凝望着曾经战斗的地方……

战斗还在继续。而且,每次这样的牺牲,都会回荡起气贯山河的慷慨悲歌。

1941年9月26日距离容城县百里之外的河北省易县狼牙山上,已经参军3年的八路军战士胡德林、胡福才,与战友马宝玉、葛振林、宋学义一起,正经历着他们入伍以来最惨烈的一次战斗。

【杨成武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 开国上将  时任八路军晋察冀一分区司令员  《杨成武回忆录》

今天清晨,500多日军带领着伪军开始向狼牙山总攻,七连连长刘福山和指导员蔡展鹏,带领全连与冲上山的敌人浴血苦战。在胜利完成掩护群众突围的任务之后,六班留下来继续掩护……

胡福才、胡德林叔侄二人,都是容城县郭村人。他们在1938年同年入伍,又同时被分配到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的七连六班。入伍之前,他们都是郭村里的抗日骨干。

从郭村到易县并不算远,参军后叔侄二人一直跟随部队在太行山区作战,三年来从没有回过家。而狼牙山之战,则是他们参加的最后一次战斗。

为了不暴露部队和群众撤走的方向,胡德林、胡福才他们,在七连主力突围后,毅然把敌人引向通往狼牙山主峰的绝路。

【杨成武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 开国上将  时任八路军晋察冀一分区司令员  《杨成武回忆录》

在望远镜里,可以清楚地看到5位同志的投弹和射击动作。仿佛有人把我的心突然掏走一样。我屏住了呼吸,似乎听到了一种从很远的地方传来的、依稀可辨的声音,那是激战到最后时刻的异常壮烈的呐喊!我知道,这5位同志,是突不出来了。

不一会,又传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:七连六班5位战士宁死不屈,砸坏手中的枪支,纵身跳下了万丈悬崖!

五勇士惊天地、泣鬼神的英雄壮举,迅速传遍整个敌后抗日根据地。五勇士跳崖后,葛振林、宋学义经群众救助得以脱险,而胡德林、胡福才和马宝玉,则永远安眠在了狼牙山下的苍松翠柏之间。

他们牺牲这一年,胡福才28岁,胡德林24岁。

今天,在雄安新区容城县郭村,胡福才、胡德林的名字早已铭记在乡亲们心中。两位烈士的纪念碑并肩而立,与狼牙山五壮士纪念塔遥遥相望。

时间进入到1942年,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,只能控制主要交通线和一些大城市的日军度日如年。这年5月1日,华北日军集结5万余人兵力,开始对冀中军民实施空前残酷的“五一大扫荡”。雄县、容城、安新所处的平、津、保三角地带,也顿然成了人间地狱。

【刘秉彦之子 刘竟航】采访

当时我写我父亲的回忆录的时候,我还有意的采访过这些90多岁的老人,恐怕现在都已经不在了。那个时候,他们就一提起这事,哭啊,还真的一片,一个村儿能活下那么几个人都跑了,能活下几个人就算是不错了。

伊豆文雄,是日军27师团“伊豆剔抉队”的中队长。顾名思义,这支由八十多名作战经验丰富的日军士兵组成的特种部队,目的是像把肉从骨头上刮下来、再剔干净一样,在大部队“扫荡”过后,再逐村、逐户、逐屋,对抗日军民进行“剔抉清剿”。

然而,“五一大扫荡”开始还不到两个月,这支骄横一时的“剔抉队”,便被刘秉彦指挥的冀中十分区八路军予以全歼。随后,伊豆文雄和11个被俘日军,被押往白洋淀深处的端村。

【刘秉彦 中共河北省委原书记 开国少将  时任八路军冀中十分区参谋长  《刘秉彦回忆录》】

抗战几年来,每次战斗,敌军即使遭到歼灭性打击,也很少被我俘虏。这是日本军阀多年“武运”教育养成的。当我审问伊豆文雄讲到日本统治者的反人民性、侵略战争的不正义性,特别提到优待俘虏时,他跳起来咬了我一口,困兽犹斗,可见他们受“武士道”精神的毒害多么深啊!

1942年底,伊豆文雄被送到延安。在这个革命圣地,他不断被影响改造,思想有了彻底转变,不仅参加了反战同盟,还成为了遣俘训练基地的干部,并留在中国工作。

直到1956年,在北京长辛店遣俘训练基地,已经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军副参谋长的刘秉彦,才与即将返回日本的伊豆文雄,意外见了面。

回国之前,伊豆文雄特意写信给刘秉彦,再次表达了自己的反战决心:“日本虽然战败了,但旧势力还很强。我决不向旧势力低头,永远不向偏见投降。

尽管“五一大扫荡”到来之前,为了减少牺牲,冀中主力部队开始撤往太行山区,各县区干部与县大队、区小队已经分散隐蔽,但危险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着。

1942年4月5日,杨沫熟识的战友、冀中十分区干部区长王泰,在雄安新区雄县马浒村,遇到了敌人。

【杨沫 中国当代女作家 时任中共冀中十分区地委政治部干部  《杨沫口述》】

当时正刮大风,对面看不见人。为了群众安全,他们离开堡垒户,跑到村边的一个磨棚里。敌人包围了这个磨棚,伪军头子将劝降信用弓箭射入。王泰奋笔疾书:共产党员视死如归!将回信裹个土块扔回敌人。

日伪军立刻发起进攻。王泰与警卫员沉着还击,一连打倒了十多名敌军。后来敌人凿开屋顶,向屋内扔进成捆点燃的柴草,王泰和警卫员在烈火中壮烈牺牲。

在接下来更加残酷的日子里,杨沫还不断听到传来的噩耗。十分区三联县县长胡春航,面对日趋残酷的形势,仍然坚持同敌人展开斗争。1942年10月,遭敌包围被捕后,胡春航扯破衣服,将布片塞入喉咙,自杀殉国。

还是这个月,十分区二联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谭杰,在率领武工队到敌占村活动时,不幸被捕,受尽酷刑仍骂敌不止、宁死不屈。最后趁敌不备,把吃饭的筷子插入自己的耳中,撞墙自尽。

【杨沫 中国当代女作家 时任中共冀中十分区地委政治部干部  《杨沫口述》】

这些都是我所熟悉的战友,平日貌不起眼,关键时刻却那么英勇,惊天地,泣鬼神。把布片塞入喉咙,活活憋死自己,这是何等的毅力?把筷子放入耳中,对着墙撞,这是何等的勇气!

烈士牺牲的细节,被同志们和当地乡亲广泛传颂。杨沫听后,则悲痛万分,数日夜不能寐。她在不断问询自己:如果换了自己,能否像牺牲的同志那样视死如归呢?

1942年“五一大扫荡”开始后,芦苇茂密的白洋淀成了暂时的“庇护所”。冀中八分区、九分区、十分区地委机关都转移到了这里。冀中九分区妇救会干部齐岩,也来到白洋淀。

【齐岩 原北京市人事局党组书记 局长  时任八路军冀中九分区妇救会干部  《夕下拾零》】

在白洋淀天天会遇到反“扫荡”中同敌人周旋、在敌人刺刀下逃生的同志们,从四面八方汇集来了。通过九地委的一条交通线,可以护送同志们到平汉路西去。

初秋的白洋淀,芦花摇曳,稻穗飘香,迎来它最好的季节。然而,无论是对齐岩,还是对她的战友来说,他们已无心感受这里的景色。

【齐岩 原北京市人事局党组书记 局长  时任八路军冀中九分区妇救会干部  《夕下拾零》】

一天下午,在淀边一条小船上,我看到有一个女同志面容憔悴,神情忧郁。过去一看,原来是弓彤轩,我回她是否去路西,她悲切地告诉我说:常德善同志牺牲了。听后,我的心里很沉重,紧紧地握着她的手,半天说不出话来。

齐岩在白洋淀遇到的战友弓彤轩,是冀中八分区妇救会干部。她的爱人、为掩护战友突围而壮烈牺牲的常德善,是八路军冀中八分区司令员。四年前他曾与余秋里一起,在雄安新区雄县并肩指挥了著名的板家窝战斗。

齐岩与弓彤轩相遇的第二年夏天,也经受了和弓彤轩一样的悲伤。1943年7月,她的丈夫周景陵,在一次转移中与敌人突然遭遇,牺牲时只有27岁。

【齐岩 原北京市人事局党组书记 局长  时任八路军冀中九分区妇救会干部  《夕下拾零》】

他们走了一夜,拂晓到淀西南面良村以北一个瓜地窝棚里,想休息一下再走。因又累又困,躺下就睡着了。说话间,东南方向枪响了。还没有跑出瓜地,景陵就中弹牺牲了。使我终生遗憾的是,景陵的尸体也没有最后看上一眼呵!

残酷的现实面前,每个人都面临着生死抉择。此时,在白洋淀一带坚持战斗的八路军冀中十分区司令员刘秉彦,接到了八路军总部的电报,电文转述了毛泽东对平原游击战争的指示。

【刘秉彦 中共河北省委原书记 开国少将  时任八路军冀中十分区司令员  《刘秉彦回忆录》】

我记得那个电报的内容是:“经历了“五一大扫荡”,你们是有功绩的。今后必须改变的,是主力军外转后,必须是高度分散,开展广泛的群众性的游击战争,必须坚持到底!”分区党委会上学习这个,同时决定谁留下,谁暂时走以后再回来。我第一个报名了:我留下!

与刘秉彦一同留下来的,还有冀中十分区地委副书记杨英。当时,杨英的爱人、冀中十分区地委妇救会干部罗云,正十分焦急地等待着他的消息。

【罗云 中共天津市顾问委员会常委  时任中共冀中十分区地委妇救会干部  《热土与人民》】

当时枪声听得很真,但不知是哪个村出了事,听起来有十多里远。一会儿有消息传来:“杨英的警卫员牺牲了,还有一人被捕。”我心里突突直跳,被捕的是谁呢?

直到晚饭前,罗云才终于在雄县的米黄庄村见到了丈夫杨英。

【罗云 中共天津市顾问委员会常委  时任中共冀中十分区地委妇救会干部  《热土与人民》】

月光下,我看他脸色苍白清瘦,但表情很平静,好象白天什么事也没发生似的,他已经习惯了战斗、牺牲再战斗的生活。对同志的牺牲,既不惊讶,也不过分悲痛,因为自己也随时有牺牲的可能。

雄县大营镇北刘庄村,曾是宋代名将杨延昭镇守的宋辽边关。在七十多年前那场战争中,这个以杨姓家族人员居多的平原村落,先后有11名杨姓兄弟前仆后继为国捐躯,被誉为“抗日战争中的杨家将”。

【罗云 中共天津市顾问委员会常委  时任中共冀中十分区地委妇救会干部  《热土与人民》】

杨铁个头不高,长得很墩实。一九四三年九月,杨铁因患疟疾,连日高烧,转移到吴米营。刚刚住下,不料又被敌包围,冲出已不可能,他就在朱有才家的地洞里隐藏起来。敌人将洞口包围,高声喊叫,让杨铁出来投降。杨铁宁死不屈,开枪向敌人射击,撂倒了一个敌人。他还继续向敌人射击。最后留下了一粒子弹,自己饮弹身亡。

在抗御外寇的战斗中,北刘庄村杨氏家族还有九位烈士血染疆场为国牺牲。他们是:杨玉山,生前任新城县大辛庄区区委书记,终年28岁;杨俊山,生前任方官区区长,终年22岁;杨健民,生前任板家窝区区委书记……此外,义无反顾,慷慨赴死的还有杨老胖、杨小礼、杨章圈、杨秋喜、杨传重等同祖子孙。

时至今天,我们没能找到相关照片,去目睹他们当年青春的样子,但是,他们的名字永远留在了人们心中,镌刻在这片正在建设、承载希望的原野之上。

1950年,时时想起抗战岁月的杨沫,开始了一部长篇小说的构思与创作。在日记中,杨沫曾写下这段文字:

【杨沫 中国当代女作家  《杨沫日记》】

我有时回忆过去,回忆那些牺牲的战友、老百姓,也回忆我自己年轻时的生活经历。这些生活万花筒似的,时常在我眼前晃动、缭绕,我恨不得一下子把它们从心上移到纸上。

从1951年到1955年,杨沫先后七易书稿,最终把这部小说定名为《青春之歌》。在书中,她以抗日救亡运动背景,刻画了一大批青年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时刻,所经历的生活道路和思想变化。

里面,既有对自己青春的记录,更有对逝去战友的怀念与致敬。

第五集:地道战

请滑动查看视频解说词

1945年1月28日,河北省雄县,天寒地冻。

刚刚出生不到两个月的杨平地,在母亲罗云的怀抱下,第一次躲进了地道。这个还在襁褓中的新生儿,随后还不得不面对一场生与死的考验。

这天拂晓,日伪军纠集了优势兵力,偷袭中共冀中十地委驻地雄县杨庄村。地委机关干部和没来得及转移的群众一百多人,都下到了刚挖好的地道里。

杨平地的父亲、十地委副书记杨英,也在人群当中。

【罗云 中共天津市顾问委员会原常委  时任中共冀中十地委妇救会干部  《热土与人民》】

下去的人中间,有负了重伤的冀东区党委负责人王友。群众也是老弱病残,战斗力较弱。根据这种情况,杨英他们研究决定,以不暴露目标为主,不主动出击,我们找机会转移突围。

对于等待突围的人来说,此刻时间近乎停滞。在漫长的等待之中,因敌情险恶,杨平地两次与死神擦肩而过。只差一点,她就将告别她刚刚来过的这个世界。

1942年“五一大扫荡”后,雄县所在的十分区,已经成为整个冀中抗日根据地最危险的区域。在此驻扎的日伪军有一万多人,敌人在冀中近百分之四十的据点也建在这里。

如何与敌人作战、周旋,已成为当地反“扫荡”任务中最亟待解决的问题。

此时,冀中十分区的许多机关,大都分布在雄县米家务镇一带的7个村庄。这些村子名称大多以“米”字打头,因而被当地百姓称作“一溜米”。

1943年2月,奉命调往冀中军区十分区担任政委的旷伏兆,刚到雄县米家务镇,就遭遇到了一次凶险的敌情。

不过,他那时的藏身之处,还是简陋的“蛤蟆蹲”。

【吕正操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 开国上将  曾任八路军冀中军区司令员  《冀中回忆录》】

地道的形成是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的。开始地方干部和人民群众为了防敌抓捕,在不得已时就藏入菜窖、山药窖内。继而挖掘了隐蔽洞,也只是挖在家中或院落里,叫“地窖子”,也叫“口袋洞”、“蛤蟆蹲”。在这种洞里不能活动,不能作战,只能消极隐蔽,敌人一旦发现,很难逃脱。

【旷雄伟 旷伏兆儿子】采访

村党支部书记把我父亲,赶紧安排在一个鸡窝下边的“蛤蟆蹲”,那个时候叫“蛤蟆蹲”,在那里隐藏。

短短几个小时的惊险经历,让旷伏兆萌生了利用地道打击敌人的军事构想。他首先想要改变的,是这种消极被动的躲藏方式。

雄安新区雄县,古称“雄州”,为宋辽时期的军事边界。在无险可据的平原上,宋朝名将杨延昭却在此镇守十六年之久且寸土未失。人们说,主要原因是得益于他当时主持修建的一座既可藏兵、又可作战的地下战道。

在冀中军区十分区政委旷伏兆和司令员刘秉彦看来,古人能做到的事情,八路军也能做得更好。为了取得建设战斗地道的经验,两人把“一溜米”中的米南庄作为了试点。

【旷雄伟 旷伏兆儿子】采访

我父亲他自己先是想了一个(办法),就是打竖井。先是这么打两个竖井下去,然后再横着再打通这两个竖井,做上翻盖。

【旷伏兆 人民解放军空军原副政委 开国中将  时任八路军冀中军区十分区政委  《旷伏兆征途集》】

开头是堡垒户挖,后来是在各家各户都挖;先是民兵骨干挖,接着男女老少都参加挖;开始是晚上秘密挖,后来白天、晚上公开挖。

在地道的修筑过程中,旷伏兆不仅亲自设计了地道的图纸,还通过集思广益,解决了在地道中防御敌人火攻、水攻、烟攻、毒攻、挖掘等一个个难题。

短短几个月,雄县“一溜米”一带的村庄,便建成了“田”字、“申”字、“中”字、“甲”字等不同形状的地道。而在整个冀中十分区,则形成了更大的地道网。

2022年,杨平地已经78岁。作为一名血液学专家,她从海军总医院退休后,多次回到过她的出生地雄安新区。

在她看来,自己应该是一个雄安人,是那里的乡亲们让自己幸运地活了下来。每每想到自己被救的经历,就能想到雄安那段残酷而艰苦的历史。

时间回到1945年年初的那个夜晚。在雄县杨庄村的地道里,杨平地的母亲、藏身在此的冀中十分区妇救会干部罗云,即将和丈夫杨英一起,做出一生中最痛苦的决定。

【罗云 中共天津市顾问委员会原常委  时任中共冀中十分区妇救会干部  《热土与人民》】

我带着两个多月的平地来到地道,她不停地哭啼。杨英示意我说:“这里有通气口,不能叫敌人听到,必要时你要想办法。”我又有什么办法呢?我很明白他的意思,是说在必要时掐死她。

在那决定生死的关健时刻,为了大多数人的安全,还有什么犹豫的?我低沉地说了一句:“知道了。”在场的同志们和老乡们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谁也不敢吱声。

看看周围的同志们及父老乡亲,罗云狠狠心把手放到了正在哭叫的女儿小平地的脖子上,准备牺牲这个年幼的小生命。

【罗云 中共天津市顾问委员会原常委  时任中共冀中十分区妇救会干部  《热土与人民》】

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,一只手拉住了我的胳膊:“快,快给她奶头。”我这时才如梦方醒,急忙用奶头塞住孩子的小嘴,孩子果然不哭了……拉住我的是房东军属杨大娘。杨大娘把一件棉袄递过来说:“把她的头蒙上,用手支着点,别闷死了。”我一一按杨大娘的话去做,果然平地不哭了。

难熬的一天终于过去了。夜晚来临,天上飘着雪花。罗云抱着小平地,随着人群向村外突围时,才意识到孩子所有的衣服全丢在了地道里。经过急行军,孩子身上已没有一点热气。

【杨平地 罗云女儿 北京市原海军总医院血液科主任】采访

出来后在一个野地里,我母亲告诉我,你根本出不来声。为什么呢?因为已经是一个已经(冻)紫了的一个孩子。我妈就是出去后抱出一个(冻)紫孩子来,衣服、裤子、被子全都湿透了。因为在这儿快一天了,尿的什么都是很冷的。打开以后,这孩子依然不哭,到了地上也不哭。我母亲就觉得没有希望了,这孩子可能就活不过来了。但是老乡不是这样说,老乡说:“太冷了,她没办法哭”。于是就从我母亲怀里抱过去,到一个老乡敞开怀捂一捂,然后又好一点。另外一个老乡再敞开怀,再抱着去再捂一捂,这样终于暖了。

后来,在一个叫河西营的小村子,一位老乡把罗云母子叫进了家中。

【罗云 中共天津市顾问委员会原常委  时任中共冀中十分区妇救会干部  《热土与人民》】

她从我手中接过孩子,孩子浑身冻得青紫,四肢僵直,不哭也不动,只有胸口还有一点热气。我不知道如何是好,这位大嫂毫不迟疑地把孩子放到自己被窝里,紧紧地接在怀里。平地慢慢地苏醒了,过了一会儿“哇”地一声哭了起来。这夫妇二人脸上露出欢欣的笑容,好象起死回生的是她自己的女儿。

在乡亲们温暖的怀抱中,濒临死亡的小平地重获新生。这个残酷而寒冷的冬天夜晚,因众位乡亲们的挺身相救,而变得温暖起来。

【杨平地 罗云女儿 北京市原海军总医院血液科主任】采访

在我三个月时候,好像是已经没有生命了,但是还是这些老乡,给了我一个再生的这样一个机会。这种温暖在我小时候是不知道的,但是这事情之后我妈妈跟我讲的时候,我就知道这种温暖才让我活下来。

就在罗云带着杨平地藏身地道的这个月,一本三万字左右的油印小册子,正作为秘密文件被发往冀中各地。它的作者,是1944年秋天出任冀中军区司令员的杨成武。

全面抗战爆发后,杨成武一直在晋察冀边区西部山区转战。他奉命来到冀中平原后,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各地开展地道战的情况进行实地考察。随后,他系统总结了地道的构筑以及战术、技术等方面的经验,完成了《冀中平原上的地道斗争》的写作。

当年,不只是雄县的米家务,在冀中平原上,像清苑县冉庄、正定县高平村等数以百计的村庄,也都在秘密进行着地道的挖掘工作。

关于这些地道的形成,黄敬、程子华、吕正操等冀中区首长,以及旷伏兆、刘秉彦、第九分区司令员魏洪亮等都曾做过考证。

他们认为,虽然地道和地道战很难确切指出是什么时候,从哪个村庄哪一家开始的,但这是敌伪碉堡附近群众在敌人残酷蚕食的特殊情况下,为保存自己、 反击敌人的一种有效斗争形式。

【旷雄伟 旷伏兆儿子】

地道战嘿地道战,埋伏下神兵千百万……

这部全球已有30亿人次观看过的抗战影片,曾创造过近半个世纪的“放映传奇”。它的主题,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冀中军民为了粉碎日本侵略者“扫荡”而开展的地道战。

为解决防毒问题,人们在地道里每隔一段距离,都设置防毒帘,并将加开的通气孔,设在地面隐蔽位置。

为解决敌人放水淹地道的问题,人们在地道里挖掘排水沟,直通到村里各水井里。

为解决地道能藏不能打的问题,人们将地道与村落防御设置相结合,形成房顶、地面、地道相通,村沿、街道、院内环环相扣立体防御体系。在敌人意想不到之处设置枪眼。有的村落甚至还将地道网挖到村外,极大拓展了遇敌围攻时部队的机动范围和战术选择余地。

【斋藤邦雄 日本漫画家、作家  原日军第63师团机枪射手 《陆军步兵漫话物语》】

我头一次见识八路军的地道战,是在位于保定东面的白洋淀湖畔。进攻某村庄的时候,有大约一个小队的八路军被我们讨伐队追击,逃入一间远离村子的庙里。我们就按照正面进攻的套路,一边用机枪掩护射击,同时左右两侧派两个小队晃着刺刀往庙里冲。结果一看,敌人一个都没有……

这是一位名叫斋藤邦雄的日本人,在他的《陆军步兵漫话物语》一书中讲述的一段亲身经历。

他曾经是日本东宝电影公司的动画师,1941年7月应征入伍后,成了华北日军第63师团的一名机枪射手。

斋藤邦雄回忆说,当时他们冲进寺庙,在佛像下面发现了仅能通过一人的地道洞口,却“没人敢钻进洞一探究竟,因为太危险了”。

后来,正当气急败坏的日军,准备用干草烧毁这座庙宇时,还发生了让斋藤邦雄感到更为可怕的一幕。

【斋藤邦雄 日本漫画家、作家  原日军第63师团机枪射手 《陆军步兵漫话物语》】

队长却命令立即从庙里撤出来。我们撤离小庙不到三分钟,八路军的迫击炮弹就在庙门口炸开了。因为藏在地底的八路军,随时都有可能对日军从意想不到的地方发起偷袭。如果再稍微晚点出发的话,我们的小命会怎么样也就不好说了。

让斋藤邦雄险些送命的这场战斗,是冀中军民运用地道战打击敌人的一个典型战例。

实际上,变化多端的地道战、地雷战、村落战等游击战法,一直让日伪军闻风丧胆,惊恐不已。直到抗战胜利的那一刻,他们也没能找到应对的办法。

1945年5月27日,抗日战争胜利前夜,一千多名日伪军兵分四路,向雄县米家务进行报复性“大扫荡”。他们企图消灭驻扎在这里的十分区领导机关并摧毁这里的地道网。

危急时刻,面对日军的重重包围并不断增兵,而坚守在米家务的八路军部队,只有不足两百人的分区警卫部队和一些民兵,指挥战斗的十分区政委旷伏兆,决定要让四通八达的地道发挥作用。

【旷伏兆 人民解放军空军原副政委 开国中将  时任八路军冀中军区十分区政委  《旷伏兆征途集》】

坚守小芦昝的干部和民兵,从村沿到村内,从房顶岗楼到院内、屋内,与敌人展开激烈的村落游击战,一直战斗到第三天。

此时,经过逐房逐街争夺的村落战后,十分区部队和民兵开始转入地道,和敌人展开地道战。

进入东大村的,是伪治安军第十八团团部及三营的敌人。他们白天不惜重大伤亡,占领村中的大部分建筑,但到了晚上就龟缩到村东头几个连着院子的染坊里宿营。

一连几天欲战不能,欲罢不可,而染坊底下就有抗日军民早就挖好的地道。

战斗到第六天。第十军分区司令员刘秉彦率领一个连和雄县县大队赶到米南庄,与政委旷伏兆会合,联手制定了打掉东大村之敌的作战计划。

【旷伏兆 人民解放军空军原副政委 开国中将  时任八路军冀中军区十分区政委  《旷伏兆征途集》】

这是粉碎敌人“扫荡”的关键一仗。首先派作战参谋任子木同志和当过工兵的管理科长李林同志,带领熟悉地道情况的民兵,到染坊大院的下面放置炸药包,待命引爆。

当晚11时,随着爆破命令的下达,敌人在一声巨响中被炸得血肉横飞。

紧接着,八路军战士和民兵从地道冲进伪军住房,而埋伏在染坊大院外围的雄县县大队同时发起猛攻,不到1个小时,敌人被彻底全歼。

“米家务反包围”战斗,毙伤敌人115人,俘虏94人,作为地道战的一个经典战例,被载入冀中抗战的历史。

【杨成武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 开国上将  曾任八路军冀中军区司令员  《冀中平原上的地道斗争》】

地道战的高度发展,使我军在敌碉林立、路沟如网的平原上,到处都有巩固的后方。在粉碎日寇“驻屯清剿”的斗争中,冀中人民的天才创造地道战,大显神威。

多年与冀中的八路军及民兵作战,让斋藤邦雄对大显神威的地道战刻骨铭心。

日本战败后,他把抗日军民机智英勇、利用地道战抵抗日军的许多战例,写进他的《陆军步兵漫话物语》。斋藤邦雄在给这些插图配发的说明中写道:冀中地区有这样的地道,对日军来说非常可怕,但对八路军来说就是如鱼得水。

春天,雄县米家务一带农田里的麦苗又到了吐绿时节。70多年前,杨平地在这里出生,在这里脱险,也在这里一天天长大……

经历了地道中那场生死经历之后,由于战事紧张,小平地无奈被父母送到雄县一户普通农家抚养。家中的女主人,对她这位从八路军手里接过来的小姑娘无比疼爱,成为了她人生中感情最深、最感激的干妈。

【杨平地 罗云女儿  北京市原海军总医院血液科主任】采访

后来我干妈把我养到了三岁,等于三个月进她家,三岁出她家。她说我不能听到你哭,你只要一哭,我马上就抱去。不管我手里干什么活,不管在做饭还是干什么,所以饭也烧煳了,什么事也没干成,就是抱着孩子。

我没有在父母身边长大,但是我并不缺少爱!

今天,这里每隔几分钟,就有时速高达300公里的列车飞驰而过。而在它的地下,长达14.78千米的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地下综合管廊干线已全线贯通。

这座相当于7层住宅楼高度,采用三层四舱结构、充分运用5G技术的“现代化地道”,作为这座未来之城智慧城市体系的骨干载体,被形象的称为雄安新区的地下“大动脉”和“生命线”。

当历史与现实在这里交汇时,关于这片土地的传奇,就这样被延续着……

第六集:烽火情

请滑动查看视频解说词

1944年12月3日,时任八路军冀中军区司令员杨成武,第一次来到白洋淀。夜晚,他在岸边的小刘庄村宿营时,听到了一阵阵波涛似的响声。

【杨成武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 开国上将  时任八路军冀中军区司令员  《杨成武回忆录》】